筇竹寺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1-04-30 10:51
筇竹寺
昆明西北郊的玉案山,群峰挺拔,云蒸霞蔚,林壑幽深,百鸟争鸣,山上建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佛寺——筇竹寺。
关于寺庙的创建,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南诏的善鄯侯高光、高智弟兄狩猎,追赶一只犀牛至此即不见踪影,只见云雾中有位高僧,近前僧亦不
见,留下筇竹手杖插在地上……后来这里长出了茂林青竹,被视为“佛地”,并建起寺庙。考高氏为侯是大理国的事。神话是虚构的,最能证明筇竹
寺创建经过的,是古寺内存留的两块元碑,即古寺大殿后山的“大元洪镜雄辩法师大寂塔铭”和立于大殿右壁元仁宗赐给该寺住持僧玄坚的蒙文白话
《圣旨碑》,这两块石碑是研究云南元史和宗教史的主要史料。从筇竹寺开山祖师、元代著名高僧雄辩法师塔铭记载,可以证明筇竹寺之建立是在元
初。
筇竹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毁于大火,永乐二十年至宣德三年(公元1422年至1428年)重建,以后又经清康熙、乾隆,
特别是光绪年间三次大修,形成规模。筇竹寺沿中轴线建筑,四进三院,由钟鼓楼、山门、天王殿、梵音阁、天台阁、大雄宝殿、罗汉堂、华严阁和
海慧塔组成,布局规整疏朗,依山势层层上升,整座寺庙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筇竹寺山门内有两棵孔雀杉,树干苍劲挺拔,枝叶茂密,已有600
多年树龄。寺内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楹联书画,如罗汉堂前悬挂着明末清初诗僧担当的对联,大雄宝殿右厢房里保留着清代泥塑艺术大师黎广修
撰写的一幅对联和一幅淡墨山水画,以及清钱南园书题的楹联……这些稀世艺术珍品,值得仔细研读赏鉴。
筇竹寺最受中外游人推崇的是泥塑五百罗汉。在寺内大雄宝殿两壁和天王殿两侧的梵音阁、天台蓬莱阁内,分上、中、下三层塑着高约1米、形
象各异、神态逼真、妙趣横生的罗汉。
筇竹寺五百罗汉是四川泥塑艺术大师黎广修应筇竹寺住持梦佛大和尚之请,带着他的五个徒弟,从清光绪9年至光绪16年,呕心沥血7年精心塑造
的泥塑群像,黎广修继承了中国传统泥塑重彩色法,色彩艳丽,对比鲜明,协调大方。他摆脱了中国佛教传统泥塑千人一面的模式,以丰富的现实社
会的人物形象塑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罗汉喜怒哀乐的神情,不同的性格,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故被誉为“东方雕塑宝库中的明珠”。2001年被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turnpageflag# ---